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对数据要素掌控和利用能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重要资产,数据的安全是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众多行业都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API作为连接数据和应用的重要通道,在物联网、微服务、云原生等场景都得到了非常广阔的应用,通过API的能力将企业的数据资源整合,即将其服务、能力和资产打包到可重复利用的模块化软件中,让数据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包括将其与合作伙伴及其他第三方有价值的资产结合起来。API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通过API进行数据交换成为最重要的传输方式之一,也因此成为攻击者窃取数据的重点攻击对象。
近两年来因API安全问题导致的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 可以看到API安全是一个常见但似乎又不为人熟知的挑战。行业对API安全的认识仍处于早期,OWASP API Security Top 10(失效的对象级授权、失效的用户认证、过度的数据暴露、资源缺失&速率限制、功能级别授权已损坏等)指出了API最常见的安全风险。
2024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发布《2025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这已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发布的第5年。本次报告不仅深入剖析过去一年软件供应链各阶段代码安全问题,更聚焦了开源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重点领域。报告显示,与历年相比,2024年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项目源代码整体缺陷密度持续升高,达到了13.26个/千行,软件项目存在老旧开源软件漏洞的状况没有改善,多个项目中依然存在20年前的开源软件漏洞。报告还发现,主流10款开源大模型推理框架、5家主流厂商的汽车关键部件等均存在严重的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这些重点领域的风险亟待行业重视。
查看详情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与新兴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漏洞作为网络攻击的关键切入点,其数量、类型及影响范围的变化对网络安全态势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报告基于奇安信 CERT 公众号上半年数据,对 2025 年中漏洞态势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漏洞信息,助力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
查看详情2024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发布《2025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这已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发布的第5年。本次报告不仅深入剖析过去一年软件供应链各阶段代码安全问题,更聚焦了开源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重点领域。报告显示,与历年相比,2024年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项目源代码整体缺陷密度持续升高,达到了13.26个/千行,软件项目存在老旧开源软件漏洞的状况没有改善,多个项目中依然存在20年前的开源软件漏洞。报告还发现,主流10款开源大模型推理框架、5家主流厂商的汽车关键部件等均存在严重的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这些重点领域的风险亟待行业重视。
查看详情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与新兴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漏洞作为网络攻击的关键切入点,其数量、类型及影响范围的变化对网络安全态势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报告基于奇安信 CERT 公众号上半年数据,对 2025 年中漏洞态势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漏洞信息,助力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
查看详情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