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对数据要素掌控和利用能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重要资产,数据的安全是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众多行业都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API作为连接数据和应用的重要通道,在物联网、微服务、云原生等场景都得到了非常广阔的应用,通过API的能力将企业的数据资源整合,即将其服务、能力和资产打包到可重复利用的模块化软件中,让数据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包括将其与合作伙伴及其他第三方有价值的资产结合起来。API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通过API进行数据交换成为最重要的传输方式之一,也因此成为攻击者窃取数据的重点攻击对象。
近两年来因API安全问题导致的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 可以看到API安全是一个常见但似乎又不为人熟知的挑战。行业对API安全的认识仍处于早期,OWASP API Security Top 10(失效的对象级授权、失效的用户认证、过度的数据暴露、资源缺失&速率限制、功能级别授权已损坏等)指出了API最常见的安全风险。
在中国职教学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机构的网络安全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多,共同开发了出了这套“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并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期间正式发布。
图谱主要包括安全运营、网络攻防、安全管理、开发与测试、安全分析等5个通用安全技术方向,以及电子数据取证、工控安全、内容安全等3个专向安全技术方向,共8大方向、49大类、152小类、734项具体能力,是目前国内外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细粒度,也是最为接近中国网络安全实战、实践要求的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图谱。
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24年全球公开报道的201起数据安全事件中,数据泄露事件为170起,占比高达84.6%。可确认的泄露数据超过122.7TB,较2023年的51.8TB增长136.9%;共计泄露数据471.6亿条,较2023年的103.8亿条增长354.3%。此外,2024年,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累计监测到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156起,至少299.5亿条各类数据存在泄露风险。
在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中,71.8%的事件涉及个人信息,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数量多达266.9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可泄露约19条个人信息数据。
网盘、文库、代码托管等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也是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内部人员与合作伙伴是造成此类数据泄露事件的罪魁祸首。
API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研究显示,金融行业、各地大数据局、医疗卫生等行业是传输敏感数据API接口最多、传输敏感字段较多的行业,应当特别加强API安全建设与管理。
本报告由《安全内参》和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旨在结合具体执法案例,帮助网络安全工作者、政企机构管理者加强网络安全合规建设水平。
报告收录的全部案例,均来自《安全内参》收集整理的2023年~2024年6月底互联网公开信息,每页案例备注部分均提供了相关新闻链接。您可以在《安全内参》官方网站上检索相关新闻原文:https://www.secrss.com/
本次报告共收录:政府与事业单位(2起)、能源(2起)、交通运输(3起)、教育培训(4起)、医疗卫生(8起)、IT信息技术(8起)、生活服务(4起)这七大行业的典型网络安全执法案例31起(包括行政处罚与刑事案件)。
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的事件27起、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事件14起、一案双查事件18起,涉及个人及黑产团伙犯罪事件10起,涉及内鬼作案或内部人员违规事件5起。
2024年上半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336起。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上半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仅有15.3%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攻击者利用弱密码、永恒之蓝等常规漏洞攻击主机、服务器的事件占比近二分之一。
安全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政企机构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触发的应急响应事件约占2024年上半年95015服务平台接报事件总量的四分之一。公网泄露敏感信息、高危端口对公网开放、下载盗版软件等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内网服务器受感染导致勒索病毒蔓延、数据泄露甚至是服务器失陷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中型政企机构加大力度提升内部员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95015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接报的安全事件中有小部分来自政企机构内部实战攻防演习活动,通过实际的攻击模拟和防御演练,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能够尽早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威胁,防止实际攻击的发生,减少潜在的损失。
在中国职教学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机构的网络安全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多,共同开发了出了这套“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并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期间正式发布。
图谱主要包括安全运营、网络攻防、安全管理、开发与测试、安全分析等5个通用安全技术方向,以及电子数据取证、工控安全、内容安全等3个专向安全技术方向,共8大方向、49大类、152小类、734项具体能力,是目前国内外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细粒度,也是最为接近中国网络安全实战、实践要求的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图谱。
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24年全球公开报道的201起数据安全事件中,数据泄露事件为170起,占比高达84.6%。可确认的泄露数据超过122.7TB,较2023年的51.8TB增长136.9%;共计泄露数据471.6亿条,较2023年的103.8亿条增长354.3%。此外,2024年,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累计监测到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156起,至少299.5亿条各类数据存在泄露风险。
在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中,71.8%的事件涉及个人信息,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数量多达266.9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可泄露约19条个人信息数据。
网盘、文库、代码托管等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也是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内部人员与合作伙伴是造成此类数据泄露事件的罪魁祸首。
API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研究显示,金融行业、各地大数据局、医疗卫生等行业是传输敏感数据API接口最多、传输敏感字段较多的行业,应当特别加强API安全建设与管理。
本报告由《安全内参》和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旨在结合具体执法案例,帮助网络安全工作者、政企机构管理者加强网络安全合规建设水平。
报告收录的全部案例,均来自《安全内参》收集整理的2023年~2024年6月底互联网公开信息,每页案例备注部分均提供了相关新闻链接。您可以在《安全内参》官方网站上检索相关新闻原文:https://www.secrss.com/
本次报告共收录:政府与事业单位(2起)、能源(2起)、交通运输(3起)、教育培训(4起)、医疗卫生(8起)、IT信息技术(8起)、生活服务(4起)这七大行业的典型网络安全执法案例31起(包括行政处罚与刑事案件)。
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的事件27起、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事件14起、一案双查事件18起,涉及个人及黑产团伙犯罪事件10起,涉及内鬼作案或内部人员违规事件5起。
2024年上半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336起。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上半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仅有15.3%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攻击者利用弱密码、永恒之蓝等常规漏洞攻击主机、服务器的事件占比近二分之一。
安全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政企机构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触发的应急响应事件约占2024年上半年95015服务平台接报事件总量的四分之一。公网泄露敏感信息、高危端口对公网开放、下载盗版软件等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内网服务器受感染导致勒索病毒蔓延、数据泄露甚至是服务器失陷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大中型政企机构加大力度提升内部员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95015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接报的安全事件中有小部分来自政企机构内部实战攻防演习活动,通过实际的攻击模拟和防御演练,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能够尽早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威胁,防止实际攻击的发生,减少潜在的损失。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