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时间:2025-09-29 作者:奇安信集团

分享到:

    9月25日,由天津市公安局指导、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中关村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支持的“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在天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网络安全新挑战与新机遇”为主题,天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瑛玮出席会议并致辞,沈昌祥、王小云两位院士参会并作主题演讲。

    会议开设了“关基保护与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与云安全”、“新质安全”、“数据安全”四个分论坛。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国内顶级网络安全企业代表,以及天津市公安局、网信办、工信厅等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单位和市公安网安支队领导,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会。奇安信集团作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受邀深度参与大会,并联合承办数据安全论坛,多位高管及技术专家在主论坛及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AI驱动下的安全创新实践与治理思考。

    AI重塑安全范式:从单点赋能走向体系化对抗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韩永刚在“AI驱动的网络安全创新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网络安全的攻防态势,既是防御利器,也带来全新挑战,需要进行持续的探索以赋能安全。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AI对于网络安全供需两侧都将是可挖掘的增量,有望将小规模高水平能力供给转变为规模化提供,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同时,基于AI的创新在网络安全行业由来已久,在AI单点赋能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突破。大模型与智能体的综合应用,会对行业产生更好的创新驱动力。

    奇安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论文2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83项,参编多个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国家标准。以奇安信的实践经验为例,韩永刚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数字空间刻画、漏洞挖掘、代码安全、自动化渗透测试、威胁检测响应、智能安全运营多个维度为网络空间的赋能。尤其在安全运营中,使得奇安信AI-SOC通过多安全智能体协同,在实战化运营效果与效率上都取得质的提升。

    AI并非解决所有安全问题的“银弹”。单点技术赋能无法构建体系化防御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威胁,应重塑“内生安全”体系,将AI能力融入安全管理、实战运营与数智化环境,通过全局统筹、纵深防御与体系化对抗,真正发挥AI的最大效能,筑牢数字时代的安全防线。

    数智融合下的数据安全治理: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护新生态

    9月25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办、奇安信集团协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安全与治理”分论坛在天津举行。作为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以“数智融合,安全筑基”为主题,汇聚政府、学术界与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AI浪潮下数据安全的新挑战与治理路径。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论坛由奇安信集团天津区域总经理张敬主持。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数据泄露事件频发,2024年多起重大事件影响数千万用户,凸显数据安全已从技术问题上升为关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核心议题。他强调,应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并深化国际合作,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具备智能响应能力的新型防护体系。他特别提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仍是重中之重,公安部正加快推进省级分中心建设,并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实战化攻防演练。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赛迪顾问网络与数据安全研究中心总经理刘娟分析指出,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正引发数据安全风险的结构性变化。她援引数据称,全球20%的企业因使用非监管AI工具导致数据泄露,在中国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她提出“技管结合、协同治理”的新思路,强调技术防护、合规管理与全民意识三者缺一不可,并预测AI赋能的数据安全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等将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天津大数据协会秘书长袁小梅聚焦数据流通全生命周期治理,强调数据分类分级是安全前提,而数据销毁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删除不等于销毁”,她介绍协会正牵头制定国家级数据销毁指南,并推动“可信数据空间”与“数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天津大学的武南南研究员则从学术前沿切入,分享其团队在大规模图数据中的异常检测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是维护数据安全的一个基础研究。从大规模图数据中,特征提取、高阶子图表示学习、多场景异常对齐等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应用于真实的场景取得了显著效果。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天津市武清区数据局副局长袁晓娟分享了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武清区构建“平台防护+安全治理”的“1+1”模式,通过政务云密码资源池实现密码服务化,并依托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结合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打造“可用不可见、可控可审计”的数据流通闭环,有效破解“不敢共享、不敢使用”的现实困境。

奇安信受邀参加第40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参与方,奇安信集团副总裁、数据安全首席科学家刘浩系统剖析了AI时代数据安全的三大结构性变化:

    一是“大数据变小数据”,核心资产高度集中,一旦泄露即“一失万无”;

    二是“冷数据变热数据”,数据全链路流转加速,风险敞口急剧扩大;

    三是“被动数据变主动数据”,AI生成内容带来真伪难辨、深度伪造等新型隐患。

    针对这些挑战,他提出四大应对体系:构建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空间、贯穿数据全链路的防护体系、面向内容生成的新型攻击与合规管控机制,以及“用AI对抗AI”的监测与应急处置闭环运营体系。“得AI者得天下,安全领域亦如此,”刘浩强调,“唯有以AI赋能安全运营,才能在数智时代实现安全与发展并行不悖。”

奇安信 95015网络安全服务热线

95015网络安全服务热线

扫一扫关注

奇安信 在线客服 奇安信 95015

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可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

将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

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