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本报告由奇安信数据安全总体部、奇安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奇安信观星实验室、奇安信网络安全部联合编写。报告总结了政务大模型主要安全风险类型,结合大模型应用建设场景,制定了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以探索包容、审慎的大模型安全管理模式。
政务大模型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七个主要类型,即数据安全风险、训练语料安全风险、模型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生成内容风险、大模型自身风险。
政务大模型的安全治理框架是保障其安全、合规运行的基础。全面的安全治理框架,需要满足合规要求、建立完善安全机制、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其中,合规是首要原则,涉及多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循。安全技术保障是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的核心,涵盖从基础安全措施、数据安全、大模型开发安全到运行安全等方面。
政务大模型的安全治理上,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协作,形成良性互动生态体系,构建安全、可靠、有序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务大模型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2024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2024年9月,中安协数安委共向全国各地安防企业发放并回收调研问卷100份。9月24日~25日,中安协数安委又与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联合组织了十余家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共同赴杭州展开“推进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发展调研会”,深入走访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科技等安防行业领军企业,并与25家当地安防行业龙头企业举行座谈交流。
本次白皮书给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均来自上述调研问卷和调研会研讨成果。希望能够对国内广大安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安全建设有所参考和帮助。
本报告由奇安信数据安全总体部、奇安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奇安信观星实验室、奇安信网络安全部联合编写。报告总结了政务大模型主要安全风险类型,结合大模型应用建设场景,制定了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以探索包容、审慎的大模型安全管理模式。
政务大模型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七个主要类型,即数据安全风险、训练语料安全风险、模型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生成内容风险、大模型自身风险。
政务大模型的安全治理框架是保障其安全、合规运行的基础。全面的安全治理框架,需要满足合规要求、建立完善安全机制、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其中,合规是首要原则,涉及多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循。安全技术保障是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的核心,涵盖从基础安全措施、数据安全、大模型开发安全到运行安全等方面。
政务大模型的安全治理上,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协作,形成良性互动生态体系,构建安全、可靠、有序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务大模型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2024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739起。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制造业的业务专网是2024年攻击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通病。一方面,弱口令、永恒之蓝等基础漏洞仍然普遍存在,高危端口大量暴露;另一方面,仅有13.1%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而绝大多数政企机构只能在重大损失发生之后,或被第三方机构通报之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
2024年9月,中安协数安委共向全国各地安防企业发放并回收调研问卷100份。9月24日~25日,中安协数安委又与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联合组织了十余家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共同赴杭州展开“推进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发展调研会”,深入走访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科技等安防行业领军企业,并与25家当地安防行业龙头企业举行座谈交流。
本次白皮书给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均来自上述调研问卷和调研会研讨成果。希望能够对国内广大安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安全建设有所参考和帮助。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