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时间:2025-07-29 作者:奇安信集团

分享到:

    7月2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启幕。今年大会汇聚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位顶尖专家,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超过800家企业,全面展现大模型、多模态与具身智能的发展新趋势和最新成果。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邬怡受邀出席“AI与人类的和谐未来”主题圆桌论坛,围绕AI安全风险与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斯图尔特•罗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余晓晖,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约克大学教授约翰•麦克德米,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徐葳展开讨论。展会期间,奇安信通过与中国电子(CEC)、施耐德电气等合作伙伴的联合展示,全面呈现了公司在大模型安全、智能安全运营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奇安信副总裁邬怡:AI安全不能“裸奔”,需从系统视角构建防御闭环

    奇安信副总裁邬怡提出:AI安全不仅仅是模型本身的安全,更应从系统层级出发,关注AI生态系统中各类环节的协同安全。他认为,就像操作系统的安全高度依赖其周边系统一样,大语言模型的安全也受到数据、插件、工具链等外围要素的深刻影响。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他指出,当前AI正向具备决策能力的“Agentic AI”演进,并以“数字员工”的形式深度参与业务流程。然而,正如人也可能误判或被误导,AI同样可能遭受攻击并作出有害决策。他以攻防实战经验为例指出:目前商用大模型普遍存在被注入攻击的漏洞,攻击方式也日趋复杂,模仿人类欺骗手法,让模型在不知不觉中输出违背其“安全原则”的内容。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他警示说,AI一旦深度介入关键生产流程,其背后的网络攻击将可能穿透虚拟边界,直接影响现实物理世界的安全。这对关键基础设施而言,是极具破坏性的潜在威胁。他主张要将AI视作“具有人格角色”的系统参与者,引入工业化流程中的“双人操作、交叉验证”等冗余机制来应对AI的不确定性。

    邬怡强调,AI技术演进不可逆,不能因风险止步不前,但必须在节奏上保持审慎,特别是在安全机制尚未成熟的前提下,防止盲目推广。他呼吁政府、产业和科研界携手制定更系统化的AI安全标准和落地策略,确保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

    联合展示:携手CEC与施耐德,呈现AI安全解决方案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奇安信还通过与中国电子(CEC)和施耐德电气的合作展台,集中展示了其在AI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产品。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在CEC中国电子展台,奇安信重点展出了“奇安信大模型安全空间”。该方案基于数百PB级的外部与内部数据(包括开源网站、威胁情报、产品文档等),构建了覆盖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能够实现对数据投毒、提示词注入、越狱攻击等新型威胁的精准识别与快速响应。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在施耐德电气展台,奇安信以“AI生态伙伴”身份,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QAX-GPT安全机器人。该智能体可与现有安全产品深度集成,孵化出多个细分领域的专家机器人,包括:AI+SOC 安全运营,AI+EDR 终端运营,AI+HIDS 主机安全运营等领域。现场观众驻足交流,对奇安信在AI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表现出浓厚兴趣。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此外,奇安信受邀参与《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发布环节。《中国人工智能安全承诺框架》由中国信通院牵头,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人工智能安全承诺》基础上,新增了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国际合作、防范前沿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等内容,体现了中国产业界愿与全球各方紧密携手,共促人工智能向善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开放态度。

奇安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AI安全生态,展示大模型防护成果

    随着AI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奇安信将继续发挥网络安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AI安全标准制定与实践探索,为构建安全、可信、可持续的AI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奇安信 95015网络安全服务热线

95015网络安全服务热线

扫一扫关注

奇安信 在线客服 奇安信 95015

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可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

将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

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