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0 作者:奇安信集团
本文刊登于《网安26号院》第11期【奇安信人】栏目
“我希望奇安信做出来的终端防护软件,拿到客户那边是值得信赖的。”说话的人是胡伟平,奇安信集团终端安全BG的核心骨干之一。
2021年8月,国内权威资讯机构赛迪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终端安全细分领域,奇安信连续三年领跑,其中,信创终端安全防护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60%。
当下,数字技术方兴未艾,信创产业迎来了一个现象级蓝海。奇安信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团队支撑。
胡伟平就是这个强大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竖条衬衫、运动鞋是他最爱的出勤装扮,仅从外表上看,和大多数程序员没有太大差别。
2016年,胡伟平刚从中科院软件所毕业,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奇安信。此后的五年时光里,他便始终与伙伴们一起,坚定地走在了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这条康庄大道上。
如今,三十而立的胡伟平,已经是奇安信终端安全BG的一名领头雁,正带领着九人团队,继续朝着国产化终端安全防护和基础架构安全方向攻坚。
第一次对网络安全产生实感
刚进入奇安信,胡伟平一度对“网络安全”这件事没什么实感,就好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让人摸不到,猜不透。
直到2017年5月12日,“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大爆发。
“永恒之蓝”就好像一种终端瘟疫,安全圈里有人戏称,“给永恒之蓝一个终端,它就能攻陷全网”。“永恒之蓝”源起NSA黑客数字武器库,爆发后,仅用4天时间就横扫全球150多个国家,我国超30多万台机器中招,多所高校和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成了“重灾区”。“永恒之蓝”事件对整个网络安全行业,乃至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都影响深远。当时,微软已经全面停止了对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技术支持,而我国一些机构,因为还在使用WindowsXP、Windows2003这样老旧的操作系统,又无法及时进行更新,纷纷被波及,损失惨重,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国产化已经刻不容缓。
终端安全当年还不是胡伟平的主攻方向,但是看着天擎、安服各个团队的老前辈、小伙伴为处理“永恒之蓝”这件事废寝忘食,胡伟平第一次对网络安全产生了实感。
“比起交流,我更喜欢观察。”胡伟平说道,“当时,整个天擎,包括三个跟我关系特别好的兄弟,因为‘永恒之蓝’这件事情,不眠不休,连续奋战了30多个小时。这件事情给我触动非常大。”
在胡伟平的回忆中,每一个对抗“永恒之蓝”的同事们,都是凭借着对网络安全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战斗。
在“永恒之蓝”这场战役里,奇安信先后派出安全应急响应人员超2000人,为1700多家政企机构提供了现场支持,制作了5000多个工具U盘和光盘,并且成功编写出漏洞一键修复工具,成为了第一个解决该漏洞的厂商。
在工具改进期间,还撞上了5月20号这个好日子(谐音我爱你)。这天,一位同事专门趁着午休时间,和女朋友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这件事给我的感受是,整个网络安全行业或多或少需要你贡献一份力量。为了更好的网络安全环境,个人做出一点让步和牺牲是值得的。现在回头看,同事们身体力行,让我知道了优秀的网安人是什么样子,也给我树立了成长的目标。”
至此,胡伟平切切实实地成为了一名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新兵胡伟平很幸运,刚进公司就遇到了不吝赐教的前辈。当时组里有工作经验的同事经常给他讲解业务细节,帮他debug、review代码。胡伟平也抓住每一个成长机会,苦心钻研技术、增强业务实力。
回看来路,胡伟平感叹,“他们把我带到这个行业里,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战斗小队”中破茧成蝶
在胡伟平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他成功从一名新兵变成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的那个人。他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团队,开始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想在成长的道路上夺取甜美果实,就一定要迎难而上,经历千锤百炼。“当时,公司有个大项目出了状况,客户很着急。这个项目特别重要,整体情况比较复杂,非常棘手。”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胡伟平还依稀能感受到那种紧迫感。
胡伟平口中的这个项目,对当时的他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个项目除了奇安信,还有国内外几家主流的安全厂商参与,客户会定期给各个厂商的产品进行排名,如果这个项目做不好,对奇安信品牌的影响很大。
距离春节大概还有两个星期,胡伟平团队接到了有关项目问题的报告。当时,奇安信部署在客户现场的服务器,每天都要处理海量数据,有时数据流量陡增甚至会过亿。这种情况下,产品检测速度就会变慢,不时出现数据堆积、检出率低的问题,影响客户正常开展工作,产品的日常排名也很低。
“客户要求我们尽快拿出一个技术解决方案,一是修复已有的问题,二是产品参数要达到客户要求的指标。”胡伟平说,“当时那个情况,要想彻底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维护住品牌声誉,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对产品进行大改。”
面对突如其来的需求,刚成为团队负责人的胡伟平是紧张的、更是兴奋的。回想当年的心路历程,胡伟平由衷地发出了感叹,“那是我第一年带团队,也是刚开始做终端安全防护这个方向,非常渴望做出一些成绩来。”
当时团队人手紧张,胡伟平和他的领导李常坤,还有一位负责项目管理的同事,紧急组建了一个临时的产品改进小组。胡伟平主要负责编码性工作,李常坤负责流程上的沟通和处理,项目管理的同事负责进行客户对接、环境提供,三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是一个高效精简的“战斗小队”。
接到客户需求的那一刻,“战斗小队”开始快马加鞭地进行问题排查和产品改进。大年三十的晚上,胡伟平还钻在电脑里解决项目问题,指尖流淌出一串串代码,眼前如黑夜般宽阔的屏幕上,弹出一行行绿色的荧光。耳边从家人的欢声笑语变换成群星合唱的难忘今宵,热闹逐渐散去,万籁俱静里胡伟平一写就是一整夜。
整个春节,“战斗小队”都一直在处理产品改进的事情。即使陪着家里人走亲访友,胡伟平也随身带着电脑,蓝信上随时待命。春节假期一共有七天,这三个人就足足干了七天。
春节过后,通过加班加点的忙碌,硬是在短时间内把客户需求赶了出来。产品出炉后,胡伟平和李常坤就马不停蹄地跑到客户现场,部署产品、完成后续测试。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是最紧张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
“单纯算做版本,到版本发布、测试,大概有6到7周的时间。”胡伟平说,“当我们把打磨出来的产品部署到客户现场,所有的参数和指标都达到客户要求的时候,我感觉心里紧绷着的一根弦稍微放松些了。”在后续的排名中,奇安信部署在客户现场的产品一直名列前茅。
现在的胡伟平相比过去已经成长了很多,回想起那段时光,他的语气里满是坚定和感恩,“我挺感谢那段经历的,感觉自己一下子成长了。”
从项目角度来看,主要承担产品开发任务的胡伟平,只是当中的一环。这个项目情况复杂,流程要比普通项目更长,除了需求对接、产品部署、产品交付,后续还有很冗长的文档建设工作。
要把这种量级的项目做到完美,把奇安信“客户优先”这条价值观落地,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长期、密切的配合。这是无数像胡伟平这样的奇安信人相互协作,共同取得的硕果。
带领团队继续“驰骋疆场”
对于任何人而言,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了感兴趣的事情而努力,都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学生时代,在学业科研压力颇重的中科院,胡伟平在课余时间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动手鼓捣些交互式设备。这样被技术环绕的生活,让胡伟平乐在其中。
“加入奇安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那种工作氛围吸引到了。”胡伟平说,“我当时的面试体验特别好,整个过程都很愉快。”当年面试胡伟平的领导、老同事们都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朝着“让网络更安全,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努力着
这样一个气氛绝佳、能力卓越的团队,给胡伟平创造了一个宛若象牙塔的单纯氛围。他持续在技术的田野里深耕,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目标纯粹的一线干部。
做管理对胡伟平而言是个新挑战,但他并不畏惧,反而得心应手。他高度认同奇安信“成就事业成就人”的这条人才培养理念,也决心将这条准则贯彻到底。
“在管理上,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个基础之上,我会相对灵活一些。”胡伟平说。他鼓励团队成员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完成业务指标的基础之上,团队成员们会得到比较多的自由度,去做自己的个人学习成长计划、去学自己喜欢的技术。
管理的底线是什么?胡伟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希望客户看到奇安信的产品就觉得安心、满意。”这是胡伟平对待产品研发的基本态度,也是他在日常管理中的一个底线。
今年,信创产业已经走到了爆发前夜。谈到未来的目标,胡伟平说,“网络安全现在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信创这个领域,大家都在抢市场。如果你错过了这几年的窗口,那后面会比别人落后很多。”
终端界面
现在,他正带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团队,在信创终端安全防护的道路上驰骋,主要集中力量做国产操作系统的主动防御和漏洞补丁的相关业务。接下来的几年,胡伟平都将专注于信创终端安全防护这个领域,把产品做精、做好。
每一个产品都是研发人的心血。作为奇安信信创终端安全领域的核心骨干,胡伟平希望团队研发的产品能走向更大的市场,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创造更大价值。“自己用心做出来的产品,用的人越多、采购的人越多,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胡伟平说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