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奇安信CERT研究并发布《全网漏洞态势研究2022年度报告》,围绕漏洞监测、漏洞分析与研判、漏洞风险评估与处置等方面,对2022年全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和有现实威胁的关键漏洞进行了盘点和分析。报告研究发现,目前互联网各个领域的漏洞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2022年标记的关键漏洞仅占新增漏洞总量的3.99%,基于威胁情报的漏洞处理优先级排序对于威胁的消除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部分漏洞在NVD上没有相应的CVE编号,未被国外漏洞库收录,为国产软件漏洞。此类漏洞如果被国家级的对手利用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3.Microsoft、Apple、Oracle这类商业软件漏洞多发,且因为其有节奏的发布安全补丁,为漏洞处置的关注重点。同时,开源软件和应用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关注度逐渐攀升。
4.漏洞拥有的标签越多,与其关联的攻击团伙或者恶意家族就越多,说明漏洞正在被积极利用。
5.有65.26%左右的漏洞在被公开后的6至14天内官方才发布补丁。奇安信将漏洞被公开后、官方发布漏洞补丁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漏洞修复窗口期”,这一期间漏洞被成功利用的可能性极大,危害程度最高,企业尤其应该注意这一期间的漏洞管理。
6.补丁修复不彻底,会导致新的漏洞出现。
7.高效的企业漏洞管理,需要可靠的漏洞情报。
下载报告原文,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与新兴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漏洞作为网络攻击的关键切入点,其数量、类型及影响范围的变化对网络安全态势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报告基于奇安信 CERT 公众号上半年数据,对 2025 年中漏洞态势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漏洞信息,助力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
查看详情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发布《2025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这已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发布的第5年。本次报告不仅深入剖析过去一年软件供应链各阶段代码安全问题,更聚焦了开源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重点领域。报告显示,与历年相比,2024年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项目源代码整体缺陷密度持续升高,达到了13.26个/千行,软件项目存在老旧开源软件漏洞的状况没有改善,多个项目中依然存在20年前的开源软件漏洞。报告还发现,主流10款开源大模型推理框架、5家主流厂商的汽车关键部件等均存在严重的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这些重点领域的风险亟待行业重视。
查看详情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与新兴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漏洞作为网络攻击的关键切入点,其数量、类型及影响范围的变化对网络安全态势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报告基于奇安信 CERT 公众号上半年数据,对 2025 年中漏洞态势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漏洞信息,助力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
查看详情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发布《2025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这已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发布的第5年。本次报告不仅深入剖析过去一年软件供应链各阶段代码安全问题,更聚焦了开源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重点领域。报告显示,与历年相比,2024年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项目源代码整体缺陷密度持续升高,达到了13.26个/千行,软件项目存在老旧开源软件漏洞的状况没有改善,多个项目中依然存在20年前的开源软件漏洞。报告还发现,主流10款开源大模型推理框架、5家主流厂商的汽车关键部件等均存在严重的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这些重点领域的风险亟待行业重视。
查看详情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