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网络安全大会现场精彩回顾、新闻报道等内容现已上线
创新打造网络安全“中国方案”,用“中国模式”“中国架构”“中国产品”和“中国服务”为冬奥会铸造了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
天守SaaS化终端安全解决方案,成本小、部署快、操作简单、不受地域限制,为企业极速构建持续有效的终端安全管控能力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之际,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联合奇安信集团,走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乡基会”),开展“公益组织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计划”首场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旨在提升公益行业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筑牢数字化时代下公益事业的安全基石。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乡村振兴战略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8月,由奇安信基金会、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共同支持的“心安助农·内蒙古巴林左旗乡村振兴”项目电商培训在乌兰达坝苏木顺利收官。这场为期三天的培训以农牧产品数字化营销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农牧民搭建起学习电商技能的平台,助力草原特色产业打开数字化发展新空间。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公益慈善领域的当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保障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石。作为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积极响应委员会倡议,于 8月12日举行了“公益组织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座谈会,邀请中国慈善联合会、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北京市慈善协会等行业组织代表,以及公益慈善领域机构代表和奇安信集团相关安全专家出席,共话公益领域网络安全建设。
在为期6天的实地走访和月余的观察里,《华夏时报》记者看到,自2022年以来,关于“眼明心安”和西藏儿童眼健康的故事,在高原上,像冒头的草,一点一点,顶出来了。苗还在长,叶子一天比一天绿。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共同支持的“2025 眼明心安-西藏儿童盲及低视力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系列活动在西藏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诊疗培训、爱心义诊与高难度手术带教的有机衔接,为75名西藏基层眼科医生搭建成长平台,为100余名眼病患者送去精准诊疗,完成13台标志性手术带教,推动高原儿童眼健康诊疗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最后一位营员带着哈达踏上返程的高铁,奇安信基金会“共生的草原共创研学营”的旅程画上了句点。但这场以北京、乌兰达坝为起始点的公益研学,超越一次简单的旅行——它是奇安信基金会联合北京农禾之家、乌兰达坝党委政府共同探索牧区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旨在为乌兰达坝及当地牧民,带来探索草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视角与力量。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体育文化发展,近日,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前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自治县,开展乡村多功能足球场项目实地调研工作。作为该基金会持续支持积石山县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举措,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完善当地体育基础设施,助力恢复公共服务功能,为后续足球场的选址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夏天的内蒙古绿草如茵,天高云淡,在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这里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独特的民俗文化,是研学旅行的绝佳之地。近日,“共生的草原 共创研学营” 研学团队满怀期待地来到乌兰达坝苏木,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体验与实践交流的研学活动,在行走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让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愈发牢固。
近日,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奇安信基金会”)开启广东省高校走访之旅,先后走进东莞理工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韶关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调研,基金会深入了解各校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挑战,旨在以“心安助学·网络安全科技人才资助计划”战略转型为契机,深化校企协同,为网络安全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在辽阔的乌兰达坝草原,勤劳智慧的牧民以一种传统互助养殖方式——“浩特乌素”模式(传统牧业互助小组)焕发新生,成为解决现代养殖困境、守护草原生态的关键力量。
95015网络安全服务热线
扫一扫关注
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可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
将您对奇安信的任何疑问
用以下方式告诉我们